鸳鸯佩: 120-130

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.wajiwxw.com提供的《鸳鸯佩》 120-130(第10/15页)

不和她计较,但心里还是想,该提醒提醒他。

    不能把男人想的太诚实。

    就是她都未必能做到,尤其乱世,女子命不由己,试问她是个男人,身边收留逃难的女子,温柔可人,乖巧听话,伺候人十分妥当,甚至连自己的思想都没有全凭收留的主人做主,她肯定也是,把持不住的……

    晚间回来,来安问起年礼,和她对单子,她坐在罗汉床上,伏在小桌几上写信。一边和来安商量北面该送什么,已经腊月十一了。

    今年的战士怕是打不起来了。

    麻二和赵诚的往来联系更紧密一些,麻二的商队已经停了,但是他手里的人则很多,他拉着马车,商队成群结队的走,路上遇到几次危险,反而因为都带着刀枪,和流民起过几次冲突,然后堪堪脱困,商队日夜不歇,等到大名府那日是腊月初八,军中犒军,十分热闹,他凭借着赵诚的信物进了城,赵诚才从淄州回到大名府,因为之前在南归的途中受的伤没有保护好,又些发炎,他这回不敢大意,退到大名府,暂时只是在养身体。

    吕顺派出的西面的部队和真定府始终有机动性的链接,要不然真定府孤悬在外,要是西面援军不能到,真定府就危险了。

    赵诚其实也想明白了,可能辽军的西路军战力并不强,困在陕北黄河边,若是关西军能北上绕路杀过穿过太原府,那么东路军的后路就切断了。

    但不得不说,这一步实在是险。

    看到麻二的那一刻,赵诚脸色都变了,以为汴京城出了什么事。

    麻二是他放在杜从宜身边的人。

    麻二见他面色不好,问:“夫人安好,特意让小的来给大人送礼。”

    赵诚皱着眉,问:“送礼?送什么?”

    麻二回头看了眼乱糟糟的门口,赵诚看了眼身后的马车,才说:“卸了车,先休息。”

    麻二摇头:“大人能寻个稳妥的地方吗?这些不能卸车。”

    赵诚看着一行人灰头土脸,问:“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麻二回头吩咐了声:“你们先在这里等等,我和大人交代一声。”

    说着示意赵诚回屋说。

    回了房子,他就把杜从宜的信给赵诚。

    赵诚看得很快,但是看得太快,有点没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她胆子太大了。居然在城外做实验……

    这种试验,他也懂,但是他不能碰。

    他抬头和来复说;“你,让人把东西拉到二哥的院子里去。记住让二哥立刻来。”

    赵诚才回大名府不久,赵恒这个风流崽居然早早南下到了大名府。

    见赵诚身上的伤,把他骂了顿,赵诚这几日一直在给赵策些北方的奏报。

    不管别人怎么说,他走的路,做的事要说清楚。

    这一战将来如何,端看现在,金人还没有吞虎之势,战力稍显不足,只要等开春,熬到天气暖和了,春雨一来,金人必定北归。

    不到一个时辰,赵恒匆匆而来,见了他就问;“你又搞什么?”

    赵诚把东西给他,然后说:“从今日开始,你什么都不做,专心去寻这些,然后去城外试验,然后去找吕顺。记住了。”

    赵恒还不知道这是什么,看了介绍,不可置信问:“你哪来的?”

    “你别管哪里来的,这东西不能从我手里出来。”

    赵恒这个傻人,命就是好。

    迷迷糊糊带着配方带着麻二走了。

    赵诚看了眼剩下的东西,都是杜从宜给他的东西。

    他还和来复感慨:“城里逃来的北方的太学生和进士大概的人数确定了,看吧,逃的比殉职的多的多,只有元德九年的进士高景元和太学生李毅宁死不逃。殉职。你要说这有什么可守的?大军都退了,又不是亡国,不至于,可写给官家的奏折,我竟然不下不去手……”

    来复从前是不懂,后来走动的多了,尤其这次跟着赵诚出门。

    赵诚也素来不把他当下人,他从前就知道赵诚和别人不同,向来不把身边的人当下人,连麻二这样出身的人,五爷都对他恩遇有加。

    “殿前授职,拜过官家,读书人管这个叫气节。”

    来复也不懂,但死是最容易的。

    赵诚叹气:“也不知道二哥行不行,若是能行,早些定下吧,我真是厌倦了,每日都听见有死人的消息。”

    外面熬药的人端着药进来,赵诚不敢大意,生怕养不好伤,彻底废了。

    腊月初八的收到,赵恒连着十天,都没回去休息,按照杜从宜的配比,最晚不能超过过年吧,赵诚计划着但愿能早一些有效果,甚至不必有突破性效果,威慑有时候在战局中都是一种实力。

    结果腊月十七,吕顺就召集所有人商议进攻的路线,赵诚回大名府后第一次见康渤,他已经升至先锋六部的统制官,见了他就问:“大人好些了吗?”

    赵诚摆摆手:“没事。”

    吕顺定下腊月二十,过河,先锋军绕东路直接强攻,全线直扑……

    赵诚只知道大概战略,剩下的要和沈晦打交道,他自己还不知道,沈晦已经将弹劾他的折子寄出去不知道多少了。赵策看着沈晦的折子,沈晦奏折中弹劾赵诚层跋扈骄纵,威胁地方官云云。

    倒是吕顺替赵诚上了自辩的折子。

    赵策就问大宗正:“你觉得,沈晦和吕顺如何?”

    大宗正:“此时是国战在即,一切以战事为重,沈晦委推言辞不可当真。”

    赵策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那就让沈晦调回汴京城,去御史台做个谏议郎吧。”

    呵呵,一下将人连降三等。

    大宗正丝毫不敢反驳,只是暗暗心惊官家对赵诚的偏爱。

    赵诚自腊月初八见过赵恒,再没见人,他在战前突然收到沈晦被调回汴京城的消息。听说沈晦聚集了一大批文人,又是抒情又是酒后闹事,总之最后还是收拾行李乖乖回汴京城打工去了。

    整个地方协调的任务全都堆给他了,他能拉起的工作班组就是自己人,和大名府州县的地方官,腊月二十凌晨,他人还在官署,听见城外的号角声,等他登上城头,看到吕字旗的中军压阵出发,他心里还在想,这一仗稳一些吧,起码保几十年不生战乱。

    大名府城内如今只剩不到四十万人口,城内整体气氛还是偏惶恐,赵诚连谁都没见,麻二都没了踪影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,送出去都不见了,来复都被打发出去了。

    城内的留守军是吕本康带领的本部人马,赵诚见过这位据说其貌不扬和吕顺不似父子的长子,确实生的并不雄壮,见了人也十分守礼,比起他的傻弟,成熟很多。

    和赵诚交代:“大人若是需要我,只管吩咐。”

    赵诚:“我虽官职高一些,但毕竟是来辅助吕将军的,小吕将军不必客气。”

    吕本康:“大人客气了。军中人都粗野,难免性情跋扈。”

    赵诚看着天气,感慨:“若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你现在阅读的是
【哇叽文学网】【哇叽文学网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