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哇叽文学网www.wajiwxw.com提供的《清冷遇疯批》 110-120(第2/22页)
这么多,不要生气。”
“别揉了,说正经事。”循齐感觉自己成了孩子,忙按住她的手,怒气稍稍展露,就这么看着她,希望她可以自觉地推自己出去散步。
可颜执安天生不自觉,同她笑了笑,道:“我去用晚膳。”
“我也饿了,我们一起去。”循齐抓住她的手,自己给自己找机会,“带我一起。”
“你已经吃过了,我问过秦逸。”颜执安轻轻地踩灭她的希望,“我让秦逸给你读书。”
“不,我拒绝。”循齐趁着她还在,伸手抱住她,死活不放手,“你欺负腿不好的,会遭雷劈的。”
颜执安莞尔,摸摸她的脑袋,“那我吃了。你舍得吗?”
循齐:“……”这人真的会拿捏她。
“颜执安,我想喝酒。”
“罢了。带你出去走走。”颜执安缴械投降,最近听不得‘我想喝酒’四字,尤其是皇帝嘴里说出来的。
循齐得逞,立即松开她,不想,她转身走了,“等我回来。”
人跑得很快,眨眼就不见了。循齐呆呆地看着踏板上空空的位置,再扭头看向屏风,终于意识到自己被戏耍了。
她那么大的人,竟然骗人,还骗到皇帝这里来了。
“颜执安……”
秦逸来时就听到皇帝低沉的声音,吓得脚步一顿,一时间,不知该进还是该退。
循齐察觉到她的畏惧,没好气道:“躲什么,朕又不会吃了你。”
“陛下。”秦逸三步并两步上前,“太傅说您若无趣,让臣给您念书听。”
“不听,找个伶人过来,朕想听曲子。”循齐很不舒服,“现在就去。”
秦逸不敢奉诏,昨日刚下封后诏书,今日就听曲儿,未来皇后还在呢。
她犹豫了两息,皇帝歪头看着她:“谁是你的主子?”
“自然是陛下,臣这就去。”秦逸被这一眼吓得魂不附体,忙揖首,匆匆退下。
她转身出内寝,恰见外殿用晚膳的太傅,心思一动,忙上前行礼。
“怎么了?”颜执安疑惑,停下筷子,拿起帕子擦擦唇角。
秦逸揖首,腰深深弯下,不敢抬头,略犹豫,颜执安便明白过来,“不能说?”
“陛下说,想听曲子。”秦逸闷着头,将声音放得很轻,保证里面的人听不到。
颜执安笑了,循齐的底子,她最清楚,对于音乐而言,一窍不通,怎么会想听曲子。
“去哪里找人给她弹曲子听。”
“教坊司。”秦逸说,“宫里唯独此处才有。”
颜执安点点头,“不用找,让她等着。”
秦逸害怕,不敢答应下来,皇帝的性子,闹腾起来,满殿宫人都得遭殃。
“无妨,她若闹起来,你便说我给她弹曲子听。”
第112章 太傅的迷魂汤。
秦逸硬着头皮去传话,不想,皇帝愣了一瞬,便答应下来。
殿内安静下来,颜执安想起一事,让人去找今日当值的太医,将今日给诸位大人诊脉的脉案一道取来。
太医匆匆而至,颜执安已用过晚膳,在外殿见他。
颜执安坐在案后,灯火萦绕,一一翻看,询问各位大人的伤势,如何用药。
太医一一回答,不敢懈怠。
“休养几时?”颜执安低头询问。
“最少半月,伤势较重的大人最少要修养半载。”太医回答。
颜执安颔首,“你们每日都要去诊脉,不可懈怠大人,需要什么,从太医院拿,缺什么也及时告诉内侍长,只要是宫里有的,皆可拿去。”
太医俯身称是,大胆抬首,抬首坐在案后,周身被灯火笼罩,身形婉约,言辞清和,是一美丽女子。
外间传言太傅媚上,如今看来,清冷端庄,哪里可见媚态。
对答一番,太傅将脉案还给他,“辛苦了,路上仔细些。”
太医行礼,跟着宫人离开。
颜执安并没有离开,接着思考此事安排,想着后事,唯恐漏了哪里。
她不怕朝臣去查,就算查出来又如何,她自来承担,不会让皇帝背名声。
人已经撤出京城,这一世都不会再踏入京城,其次,宫廷森严,朝臣的手伸不进来。
内侍长经营多年,岂是这些人想伸手就可伸手的。
她想了许久,确认无误后,才起身去休息。
内殿的循齐等到自己睡着了,也没听到曲子。
一夜醒来,颜执安已不在,她本想计较,礼部尚书匆匆来了,奉上拟定的诏书。
气在这一刻又消失了。
她将诏书前后看了一遍,是翰林院与礼部一道拟的,翰林们文辞翰墨,十分厉害。
“可,将这诏书送去镇国公府宣读。”皇帝挑眉,略显孩子气,“再去昭告天下,择日大婚。”
礼部尚书吞了吞口水,祖宗终于满意了,他不得不问皇帝:“陛下,觉得何日妥当?若您不急,可以等到明年春日?”
“太晚了,秋日如何?”皇帝莫名急躁。
“已是初秋,来不及。”
皇帝托腮,“初冬呢?”
“会有些赶,恐对皇后不尊。”
皇帝直起身,凝着他,他也只能解释:“您大婚,势必要隆重的,该要好好来安排的。”
“如今是七月初,朕给你三月时间,十月里选一好日子,朕要大婚。”皇帝疾言厉色,“朕不想慢待皇后,更不希望你们轻视皇后。”
“臣明白,臣不敢。”礼部尚书想哭了。
皇帝再三嘱咐一番,礼部尚书这才幽幽退出去,急忙去宣旨。
旨意一旦颁布,便无回头路可走。
再是磨蹭,旨意也在黄昏时到了镇国公府,宣读旨意,礼部尚书笑得比哭还难看,“镇国公,恭喜、恭喜。”
“这是真的?”镇国公发愣,皇后?
颜家出了一位皇后。他觉得谁都可以,偏偏这个侄女不可能。他还记得七年前,侄女剑拔弩张地将私生女带回来,逼迫颜家人承认她是少女,闹得家里不宁。
七年后,两人结成连理,这不是胡闹吗?
礼部尚书觉得镇国公也不赞同此事,因为他没有高兴接旨。
他宽慰对方:“事已至此,赶紧接旨。”
“接、接旨,大人辛苦了,不如喝杯茶再走。”镇国公缓过神来,面露喜色,欢喜地邀请人家留下。
礼部尚书逃命似的走了。
颜家的人都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,世子疑惑道:“皇帝是怎么了?看不上四娘,反而喜欢……”
他不敢说了,镇国公拿着圣旨,摆摆手,“去给金陵传话,让你四婶过来。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你现在阅读的是
【哇叽文学网】【哇叽文学网】